發表文章

四件我生小孩前,寧願早點知道的事

1.存錢 我後悔在婚前沒有跟另一半建立一起存錢的共識,我跟另一半應該要同時可以思考看看,現在的生活方式譬如說有車貸、或是有房貸的狀況下,生了小孩之後是不是還是需要兩份薪水來維持?如果需要的話,可能就在生小孩後就很難選擇在家裡照顧孩子,兩個人都必須要出去工作維持開銷,小孩必須要送托或給長輩帶 預備進入婚姻的兩個人算一下,結婚以後一個人份的薪水就足以供應全家的話,另外一個人的薪水就可以存下來當作育兒基金,因為生了孩子之後所需要花費的錢會比想像的還要多很多,如果有一份存款的話,使用起來會比較充裕、比較放心,媽媽也可以選擇要使用育兒津貼或是存款在家裡帶孩子,還是做一點兼職工作,仍然可以繼續照顧家庭 2.後援 你會想當個全職媽媽,可是又怕會太累或者不能做自己嗎? 的確,請公婆或娘家來照顧孩子,有的時候會產生一些觀念不合的問題,但有的時候譬如家裡發生的緊急狀況或者是媽媽生病,的確需要一個距離比較近的後援,這時候我很感謝公婆家很近,我跟Ethan有的時候會很需要兩個人的世界去約會、或是喘口氣,就會請公婆幫忙照顧歐姆蛋,當我們的越來越大,跟爺爺奶奶建立越深厚的感情之後,這個祖孫情也是很可貴的,雖然有一些事情是在爸媽家不能做,但是在爺爺奶奶家可以通融的,只要不是在安全或危險上面有很大的疑慮,孩子知道爺爺奶奶愛他,但他還是會遵照主要照顧者:也就是爸爸媽媽的規範,只要界線有很明確力的清楚,長輩的心也是想要愛孩子的,也許有的時候用的方式不太一樣,所以讓他們偶爾照顧孩子也不是一個絕對不能考慮的選項,選擇的居住地,若是可以離你的後援地近一點的話,他們也許可以成為你意想不到的幫助 再來聊聊到宅保母, 當一開始我還沒有當媽媽的概念時,懷孕到後期就開始找托嬰跟保母,後來教會姊妹介紹了一個到宅保母給我,孩子生下來之後我發現自己蠻享受當全職媽媽,想送托嬰的念頭取消了,就請這位到保母一個禮拜來一次,就在這個他來的下午時間,我可以出去走走自己的事情,去辦事、見朋友、按摩、弄頭髮做指甲等等,就是做一些會讓自己喘口氣、開心的事情,我甚至覺得這個社會應該培養多一點臨時終點到宅保母來讓全職媽媽喘口氣。 3.體力 我現在是升到了第二個小孩,深深刻刻的體會到體力是這麼的有限、時間是這麼的有限,以前生小孩之前我有過一群酒肉朋友,三不五時就會約出來喝酒瞎聊,現在回想那個時候常常喝到三更半夜白天也起不來,對身體真的是非常大的...

彌月房產後護理之家信義館入住心得

當初在網路爬文加上實際參觀之後,當天就下訂,入住之後十分滿意,心得如下 -護理團隊 彌月房有著很團結喜樂的護理團隊,常經過嬰兒室都看她們笑咪咪地照顧嬰兒、早上圍成一圈專注的開晨會、跟媽媽的溝通以及協助等等…都讓我很放心的在這裡接受照顧,入住的不到兩週,奶量已經衝起來了,這對上一胎奶水不夠的我來說很增加信心。 -地理位置 我住的信義館位於信義區,高樓層景觀從落地窗就可以看到漂亮的夜景跟白天的樹景,心曠神怡;若在管裡待膩了,一走下樓就有好多地方可以逛逛或喝杯下午茶,也可以跟先生約個小會,超級便利! -大寶照顧 大寶來的時候有專屬的遊戲室可以玩,館內也有好多故事書可以念給他聽,大寶離開後服務人員會專門進來幫房間用紫外線消毒。 -學習資源豐富 在這裡我上了好多堂彌月坊開的線上課和實體課,從離乳食的準備到產後骨盆肌肉恢復、如何手擠奶、寶寶睡過夜及刺激語言發展等等…也借了館內的一些書回房間看,在這裡有著很紮實的學習。 -館內人員交接迅速確實 在這裡發生的大小事,館內人員都會彼此通報,並且迅速確實的交接,這裡有很棒的團隊合作。

簡易嬰兒房佈置

圖片
  記得自己懷孕的時候常常在網路上瀏覽嬰兒房佈置,從當時的佈置與使用到現在已經兩年了,跟新手媽們分享真實的使用感受。 嬰兒床 一開始我們使用床邊床放在大人的床邊方便半夜哄睡餵奶洗屁股等等....孩子滿四個月後開始讓他在自己的房間睡覺,我們在佈置和訓練上做了一些巧思,讓孩子睡得舒服、睡過夜 小張的床邊床是姐妹致贈,可以在新生兒時期拖到廚房陪我煮飯,或是拖到廁所陪我洗澡等等,非常方便, 大張的嬰兒床是在臉書Play It forward社團 裡看到有人要贈送幾乎全新的二手,趕緊私訊他約時間要到的,媽媽們可以上這個社團挖寶看看。 尿布台 這是以前室友留下來的書桌,我把上半部的書件拆下來放到別的房間當作置物架,下層漆成白色,上面放尿布墊,下面當作置物櫃使用,可以收納尿布、乳液、濕紙巾、暖氣機等等物品,而屁屁膏和尿布、B5乳霜等等,則一併放在尿布台旁邊的ikea小收納盒當中。 窗簾 窗簾我有刻意選擇半透光的材質,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醒醒睡睡,是沒有晝夜概念的,所以當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希望讓他知道白天有光,是活動時間,晚上天黑了,是休眠時間,所以午休時間光線會從窗簾透進來,孩子睡一個小時左右就差不多醒了,晚上哄睡完七點左右,孩子知道這是黑夜,要一覺睡到太陽出來的時候了。 姆蛋就是在這樣的『吃飽、護理、哄睡』的照料下循環了一個月左右,開始睡過夜了。 衣櫃 我目前還沒有去比較衣櫃,就用自己以前的抽屜當作姆蛋的衣櫃,他的衣服多半都是恩典牌,量也不多,所以很夠用了,收納的原則很簡單,常穿的放上面,穿不下的或太大的放下面,穿不下的用標簽標明透明袋子收納起來。 書櫃 原本我有用姆蛋尿布的紙箱為他手製一個書櫃,十分輕巧好用,但最近剛好釘了一個夢寐以求的Ikea房型小書櫃在牆上,可以季節性地收納那陣子孩子常看的書,以及美感玩具,孩子的身高剛剛好方便拿取,身為媽媽我自己也看得賞心悅目。 佈置海報 我是個基督徒媽媽,所以每次孩子喝奶或睡前,我或爸爸都會為孩子的身心靈禱告,佈置方面也把神的話納入其中,願孩子常常被神的話語堅固。 如果妳正在構思嬰兒房佈置,希望這篇文章有給妳一些方向:) 我推薦的育兒好物 Babywearing: Solly baby wrap - lightweight. Takes a little practice to get the wrap right.(I...

推薦家長看的三本育兒好書

圖片
  從當老師到懷孕時期讀過不少跟教養相關的書,今天想要整理整理跟有需要的人分享。盼望越多真理價值觀建立的知識,讓育兒路走的越腳踏實地和輕省。 1.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這是黃瑽寧醫生育兒書中的一大代表作,從他各樣的地方訪談或主持當中,可以發現醫師很推廣 『全人』醫療觀念的使命感(calling) ,以溫暖易懂的筆觸,寫下了許多實際的作法,譬如孩子父母間的心裡依附如何影響了孩子未來學習探索的能力與成長型思維、幫助爸爸參與育兒,教孩子當個好領袖、多點人(代養者)一起來照顧孩子免得爸媽累壞...等等很實際的解說。 在代養者這個觀念當中,王醫生提醒媽媽們需要找幫手,因為以後的日子很長,照顧者與小孩的比例是『二比一』到『五比一』是最理想的配置,除了可以讓主要照顧者喘息以外,孩子的大腦也能接受真人互動的各種刺激和語言帶來的社交訓練。而在『親子溝通技巧中』王醫師也提醒爸媽在孩子害爬時不是教他不要怕,,而是陪他找到勇氣,書中舉例:當孩子越想像打針有多痛越害怕時,王醫生用『衣夾』夾皮膚的痛感比喻打針時後的疼痛,簡單的一個舉動,賦予了孩子面對打針疼痛時的勇氣。 2. 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 這本書的書名乍看不太吸引人,當初聽podcast聽到黃瑽寧醫師的介紹去找來看後,發現它太值得看了!我看完又買了作者的另一本書『大腦當家』繼續看。我們首先看一下這位作者的來歷: 約翰‧麥迪納(John Medina) 發展分子生物學家,主要研究人腦發展以及精神病症與基因的關係。長期擔任製藥廠及生物科技公司私人研究顧問,同時是西雅圖太平洋大學腦科學應用學習研究中心主任,也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工程系授課。將研究應用於教學之中,而多次當選優良教師,並於西雅圖創立塔拉里斯研究院。 從作者的背景經歷看得出來他是非常以研究實證為基底的專家,這本書從懷孕該吃什麼,怎麼做胎教就開始介紹,而在書中 『讚美努力,不要讚美聰明』 這個篇章中,作者提醒家長對於表現好的孩子請稱讚他『努力』而不是聰明,免得孩子常聚焦在表面上是不是表現得很好,失去處理失敗的能力。這本書除了方法,給了相當多的情緒建造部分讓看書的我們有一種『越讀越融會貫通,也看見育兒新天新地的盼望』。 3. 聖經的教養智慧 如果你想要教出勤奮而腳踏實地的孩子,那這本書就是必讀!你有過種感覺嗎?覺得這個世代很多孩子變得非常自我中心,驕傲、...

三種兒童 自學/共學/親子共讀 英文教材推薦

圖片
各位好,因為陸續有家長詢問共學英文教材,這裡整理我20年兒美補教業和家教的經驗,介紹『 三種適合讓兒童 自學/共學/親子共讀的英文教材』 ,給家長們參考,也附上影音版介紹。 第一種:Reading House 這個教材使用的背景故事是 傑克與鮮豆,糖果屋等等的... 經典的童話故事,來做編輯。在英文學習上, 當小朋友已經知道了中文版的故事脈絡,再去接觸英文版,會比較有熟悉度與安全感。故事裡的歌謠簡明輕快,旋律非常好聽 ,教材裡的歌曲跟可愛俏皮的一般童謠比起來,多了一些層次,也多了一些成熟度,小朋友可以用自然歌唱的方式把單字、文法、句型內化在腦海中。 如果是剛開始接觸英文不久的孩子,我會建議從『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金鎖姑娘和三隻小熊開始讀,在主題家庭、家具、食物裡面,可以學到顏色、大小、味道salty, sweet, hard, soft等等的形容詞... 書中有許多英文語句學習的含金量,在傑克與仙豆這一本,我們可以藉著輕快的歌謠Jack, wake up! Quick, quick, quick! Look out the window!,自然的學到“wake up”和“look out”兩個片語, 也建議在使用這套教材的時候買一個CD player吧! 這樣就不會受其他的資訊干擾,還可以播放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聽。 語言的學習很強調repetition(重複) ,我記得以前家教的一個妹妹,當他覺得他哥哥常常來鬧他上課很煩的時候,竟然悠悠地哼著我們當時反覆唱“國王的新衣”裡面的歌『He must be a fool.He's not fit to be my brother.』She can apply the sentence pattern to real life!唱著唱著,孩子也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脫口而出的情境了!喜歡哼唱、音樂旋律的家庭,很推薦試試看 ! 第二種:Morning Jumpstarts 這個教材是我會拿給學生在複習課的時候拿來做加強用,或是家教學生固定讀寫一部分的教材, 它有一到六冊,可以看孩子的程度來斟酌要給哪一本,舉例第二冊裡面的內容: Word of the day 這個時候可以跟孩子解釋一下這個字的意思跟我們要怎麼用在句子裡或生活當中。 Fun phonics   孩子們就要有一些聽力的練習...

好焦慮!我該停用社群媒體嗎?

圖片
   在很疲勞的時候,我會想要滑滑這些社群軟體來放鬆,可是覺得怎麼好像越看越累啊??可能社群媒體讓我覺得 1.好像有義務要知道所有事 常常在臉書上看到有人po什麼新的消息,大家跟著一起說恭喜,哇賽,好讚之類的...我明明心裡沒什麼感覺,可是看到共同的朋友都有留言,就會擔心如果自己沒講什麼會不會怪怪的,所以也跟著留言,甚至會講一些違心之論等等...覺得自己變得越來越喜歡討好人(people pleaser) 有的時候當一群朋友在一起聊到某件我不知道的事情,我也會開始覺得有點緊張,怕是不是漏接收了什麼訊息。 2.怕自己的po文讓看的人不舒服 當我po自己或跟家人之間的事的時候 ,也許動機只是單純分享生活,但會不會讓有些生命還沒有進到那個季節,譬如說單身的朋友感到孤單呢?甚至,我po文的動機真的是單純分享生活嗎?還是也有想呈現“我過得很好”的表面呢?也可能我自己po文的時候,自認為只是想要分享,可是真的有那麼單純嗎?或者我在想要分享的背後也有想要呈現自己過得很好那種優越感的心態, 3.生活變得很表面 有的時候連出去吃了什麼或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要怎麼拍打什麼文字等下要po文,我好像越來越難活在社群媒體出現以前那種單純品味生活的日子了,變得走到哪都要帶著手機,手機都變成我的主人了,我變成手機的奴隸,任何時候都在注意有沒有什麼可以拍下來可以PO可以分享的 ,變得很難活在當下了... 另外,我也不想要臉書或ig上有好幾百個朋友,但都不熟,我渴望的是真實惦記著彼此,有事情可以馬上信任他,找他的那種友情。 接下來的這個部分我想聊聊停用社群軟體之後的改變  1.活的越來越輕鬆 我覺得壓力變少了,剛剛說覺得有義務要知道身邊的朋友發生的事情, 一天沒看到大家發生了什麼是就覺得哪裡怪怪 ,但久了沒用社群軟體沒有大家的消息之後,好像也沒有因為沒看到他們的消息而少了什麼 ,該知道的事情還是總會知道的,覺得心更輕省了! 2.友情變得更深入 少了跟一大堆臉友互動,簡化成跟少少幾個朋友互動,反而是更強化的跟一些朋友之間的情感 。也就是說,我更在意在這些互動朋友間的大小事,更把他們的是放在心上著墨,有更深度的談話。 3.活在當下 停用社群軟體之後,我更可以花時間去注意到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進而去做一些該做但拖延很久的事,譬如說:我一直...